近日,一項由我院李汛教授內鏡外科團隊與日本京都第二紅十字病院田中圣人(Kiyohito Tanaka)教授消化內鏡團隊的合作研究獲突破性成果,該研究提出了壺腹周圍憩室新的國際分型方法,并于世界胃腸病學雜志(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在線發表。李汛教授團隊自1998年開始關注壺腹周圍憩室相關研究,先后發表了一系列憩室相關研究成果。2012年,李汛教授團隊與日本著名消化病專家田中圣人教授團隊合作,針對目前國際壺腹周圍憩室研究現狀,突破現行兩種壺腹周圍憩室分型(1998年Lobo分型及2006年Boix分型)的局限性,提出了一種壺腹周圍憩室國際新分型(命名為Li-Tanaka分型),該分型是國際上首次由國內學者主導提出的壺腹周圍憩室新分型。經過多年臨床大樣本研究發現,Li-Tanaka分型對ERCP插管難度的預測和治療策略的制定具有重要的臨床指導意義。

蘭大一院李汛教授團隊于2012年開始與田中圣人教授團隊合作,開展了多項消化內鏡領域相關研究,共同發表了多篇高質量科研論文及專著。田中圣人教授作為日本知名消化內鏡專家和醫療信息化與可佩帶設備研發專家,是我院特聘客座教授,先后19次赴我院進行學術交流及技術幫扶,參與我省內鏡技術培訓及國際會診信息平臺建設,以及李汛教授主導的甘肅省上消化道早癌篩查項目,無私傳授ERCP、EUS及胃腸鏡診治新技術,親自指導診療復雜疑難患者700余例,帶教培訓基層醫院消化內鏡醫護人員30余名,并于2019年榮獲甘肅省“敦煌獎”。本次研究成果的發表,標志著雙方的長期國際合作的邁上一個新臺階。

文、圖 | 特需外科 岳平
編輯 | 黨委宣傳部 劉潔